徐明老师三十三年坚定理想信念,坚守思政教育一线,坚守铸魂育人初心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在落实“三教改革”、践行“八个相统一”改革创新实践方面取得突出成绩。
一、师德师风情操高尚 思政课堂铸魂育人
徐明老师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,“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”,躬耕教坛,勤勉敬业,模范履行教师岗位职责义务,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学、以德施教。她发挥思政课堂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,唱响主旋律,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引领青年大学生树立辩证唯物史观,培育德育过关、智育过硬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,在教学科研大赛各方面取得优秀业绩,多次获得学校和省级教科研表彰奖励。
她“乐教爱生、甘于奉献”,对学生严慈相济,关心爱护;“言为士则、行为世范”,对教学精业勤勉,严谨务实;严于律己、润己泽人。她“胸怀天下、以文化人”,在教学科研中注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,完成安徽省高等学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、安徽省高校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(MOOC)示范项目《国学今用》建设任务,结题良好。
2019年被评为学院首届“最美教师”,2022年被评为学院首届“师德标兵”。
二、教学科研弘道高远 深耕教改成果丰硕
近年来,徐明老师以“三教改革”为抓手,贯彻习近平总书记“八个相统一”的思政课改革创新理念,理实结合,实践育人,文化融入,守正创新,成效显著。
她在“三教改革”中贯通“两个结合”理念,将思政理论课教学与安徽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相结合,与安徽改革建设实践成果相结合。她深入发掘安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,带学生走访革命老区汤家汇,参观安徽省博物院《烽火江淮——安徽革命史陈列》;在李鸿章故居、在巢湖三将军故居、寿县小甸集抚今追昔、鉴往知来;在安徽省创新馆、科技馆、科大先研院、引江济淮工程蜀山泵站,用脚步丈量新时代改革创新建设成果,用观察思考点亮思政课堂。
“启智润心、因材施教”“勤学笃行、求是创新”的教学实践收获了诸多成果。2022年她与团队成员获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(高职组)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,2023年获安徽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。2020年她获评安徽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,2022年获安徽省网络教育名师,2023年获评安徽省教学名师,2023年入选安徽省深化职业教育“三教”改革实施“六百工程”首届江淮职教名师,2024年获评安徽省优秀教师。
三、智慧思政示范课堂 理实结合实践育人
徐明老师致力于构建理实结合的实践育人平台,用实践带动学生参与,让课堂“活起来”,让学生“动起来”。她带领师生打造的两个安徽省思政课示范课堂成果初现:“行走的”思政课堂系列视频上传安徽省高校智慧思政平台共享,师生原创舞台剧《大别山母亲》由安徽省教育厅推荐参加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评选。“活起来”的思政课堂有效吸引学生“动起来”。示范课堂引领学生参与探究,“玩中学”“做中学”。
实践育人平台还包括组建“举旗帜送理论”师生理论先锋宣讲团。2021年她入选安徽省委讲师团高端宣讲专家,近年来,为省供销社党委中心组、全省基层社主任培训班做党的二十大精神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辅导报告多场;师生先锋理论宣讲团进学校、进企业、进社区,“三进”社会服务效应显著。
徐明老师用三十三年躬耕职教的坚守,把思政课上在师生“行走”祖国大地的观察思考中,上在安徽红色热土与创新高地的回眸展望里,上在理实结合实践平台上。
徐明老师用躬耕职教三十三年老教师的勤勉敬业为“怎样做一位好老师”寻找注解,以实际行动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。

图1 徐明教授在思政课堂上
(供稿:教师发展中心 审稿:钟晓鹏 吴元君)